您的位置: 首页教师风采 → 正文
教师风采

王志彬

[日期:2016-05-04]

 

 

 

      王志彬,男,汉族,1933922日生。河北故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德州读小学,在天津读中学。

        1951年初,考入原绥远省行政干部学校,分配在政治理论教研室,专职攻读中共党史、联共党史、哲学等课程。1954年秋,考入原内蒙古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修科,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实习助教、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汉语文教研室主任、预科部副教导主任、写作教研室主任、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先后开设汉语文、共同语文、写作、散文创作概论、文学创作概论、文心雕龙创作论专题、古代文论专题等课程,兼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写作学会会长、荣誉会长,被誉为“内蒙古写作学界重要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1993年起担任文艺学专业文学创作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三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改革开放以来,致力于写作学科建设和《文心雕龙》研究 ,相继编写 、出版一系列学术论著,主要有《写作简论》《写作技法举要》《中国写作理论辑评》《中国写作理论史》,以及“全本全注全译”《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新诠》等,计20余册,大都获有积极的评价和影响。其中,《回眸文心路》(专著,钱淑芳、岳筱宁评点),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专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散文写作概说》(专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写作理论辑评•近代部分》(主编),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主编),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文心雕龙例文研究》(合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修辞与写作》(合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写作学高级教程》(参编,撰写“规律论”一章,统领全书),获原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文海泛舟六十年

 

                                       --我的学文自述

 

王志彬

 

 

 

      我生于1933922日,原籍河北省故城县黑王庄。曾在德州读小学,在天津读中学,至高中一年级。1951年初,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中,考入原绥远省行政干部学校,分配在政治理论教研室,攻读中共党史、联共党史、哲学等课程,称谓“研究生”,历时三年,使我逐渐具有了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后该校准备合并撤销,我经组织批准,于19547月,以同等学力的“调干”身份,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改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整整六十年了。 

      回眸六十年来的漫漫历程,我常常感到学养不足,每有愧疚之赧。略能自诩的是,我长期坚持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虽则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犹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做了两件比较有价值、有影响的实事。一是致力于写作学科的基本建设,建构写作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完整体系;二是倾心于《文心雕龙》的研读,把它作为一部独具中国特色的文章写作理论著作,揭示它的本体性质和内涵。我满怀着兴趣和决心,试图把写作学科与《文心雕龙》联系起来,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提升写作学科的学术品位;强化《文心雕龙》古为今用的实践意义。

      我致力于写作学科的基本建设,始于1977年。此前,曾担任过工农兵学员的写作课程,参编过《写作基础知识》,还帮助工农兵学员采写过报告文学,但都因时代的创伤,而未能传承下来。恢复高考制度后,我担任新建的写作教研室主任,与多位教师志同道合,集思广益,因陋就简,攻坚克难,开始了写作学科的基本建设。

    首先是制订《写作教学纲要》。我们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参照兄弟院校的《写作教学大纲》,针对面临的实际问题,起草了《写作教学纲要》。历经五次修改,吸纳了传统教材中写作理论知识的精华,熔铸了作家、编辑、文秘人员和写作教师的实践经验,使之有了较为充实的内涵和相对完整的框架,成为编写教材、规范教学的依据。

      二是编写写作教材。19771979年间,我和郝季光老师合作,借鉴此前的成果,在青年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写作简论》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获我校颁发的自编优秀教材特别奖。1996年,由徐新民老师主编,我作为参编,以《写作教学纲要》为基础,将其改写为《基础写作学要义》一书,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后又修订为《写作学指要》一书,2003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同行专家视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写作教材之一,概评其主要优点、特点为“简明实用”。其间,我曾应聘参加《写作学高级教程》的编写工作,执笔“规律论”一章,统领全书,1987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国家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后摘要纳入我们的自编教材,成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三是编选写作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写作的参考书,主要是范文选读和写作方法指导。19791981年间,我们发起并组织全区9所院校的写作教师合作,以写作技法为中心编选范文,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写作技法举要》一书。我在该书代序《技法端倪》中,概括提出了技法理论的主要内涵,成为后来技法研究的基础。杭州大学《语文战线》予以重点评论,谓之“写作技法研究的新收获”。19821988年,我把它们分别融入《修辞与写作》(合著)和《散文写作概说》(专著)之中。1994年,万奇老师主编《写作技法实用指要》一书,我撰写技法原理部分,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使写作技法有了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形态,在全国写作学界可谓“首出”之作。

       教师的写作教学参考书,要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和深广度。19861992年,我们联合华北地区20余所高校,合编“写作理论研究丛书”,包括《中国写作理论辑评》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当代部分和《外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共5个分册,200余万言。出版发行时,内蒙古党委宣传部长袁志发、我校校长窦伯菊莅会讲话。《中国图书评论》以《奠基者的奠基》为题,予以高度评价,后获中国写作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我担任丛书副主编,分工主编的近代部分,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此后,我们以“写作理论研究丛书”等著作为基础,参与主编华北高校协作项目《中国写作理论史》一书,1993年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继又主持编写《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一书,200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图书商报》和《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先后专版刊发学者笔谈和专家评论,予以荐介,被多所院校选用,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香港回归前夕,我应邀参加现代应用文写作国际研讨会,主编《新编公文语用词典》一书,2002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应邀担任《21世纪写作学习丛书》总主编,共 11个分册,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出版了《实用写作指要》、《常用应用文写作指要》、《科技写作指要》、《礼仪文书写作指要》、《行政公文写作指要》、《法律文书写作指要》等7个分册。

      上述各项著作,计30余种,从原理到文体,从规律到技法,从专论到史论,从教材到参考等方面,填补了写作学科较多的空白,使写作学科所应包括的内容,基本上得以分门别类、配套成龙、形成体系,显示出自己的特点和优长。这种情况,我们学校前所未有,在全国高校中亦属罕见,被写作学界称为“内蒙古现象”、“内蒙古师大现象”。

    2009年,钱淑芳教授和岳筱宁副教授,将我在写作学科基本建设方面的论著,摘要选录于《回眸文心路》一书,并加以评点;石羽教授则为其撰写长篇序文,做了精要的概括和评价,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我想,这是对我致力于写作学科基本建设的一个小结,一种褒奖,我很荣幸。但写作学科基本建设的成果,都是多位老师共同创造的,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随着写作学科基本建设成果的日益丰富,我们开出了多种专题课,举办了助教进修班,招收了硕士研究生,多位老师晋升为教授、副教授,曾经“无教授、无著作、无项目”的写作学科,旧貌换新颜,逐渐振兴起来了。

      我研读《文心雕龙》,始于19551956年间。那时,我喜欢习作,读了《文心雕龙》的几个篇章,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却未能继续下来。60年代初,一位挚友送我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一套两本;后逐渐增多,使我得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读、选读、精读、范读、专题读、比较读,还抄写了一些卡片和札记,逐渐融入了写作教学,每每引用,成为写作教学的一个亮点。

    1980年初,我到南京大学进修古代写作理论,经导师裴显生教授介绍,我得以兼到南京师大师从著名学者吴调公教授,攻读“文心雕龙创作论”专题课程,我非常高兴。吴先生讲授每一个篇章,都包括释义、辨疑、提要总结几个环节,条理极为清晰,且严谨精到,深邃细密,既给我以教学的范式,又给我以深刻的学养启迪。先生在给我的一张照片后面,题写了八个字:“居今探古,见树见林”,更是我读书为学路上,驱云破雾的一盏明灯。

      我回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准备,即仿照吴先生的教学范式,采取弥纶群言,辨正然否,钻坚求通的论说方法,开设了“文心雕龙创作论选读”专题课,先是本科生、助教进修班学员、文学创作研究班学员,后及文艺学专业各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相继参加进来,受到了启发,增强了思辨能力。其间,我又一再烦扰吴先生,先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给我许多具体帮助。

      风风雨雨十几个年头过去,多位师友亲切热情地帮助我,将《文心雕龙》各个部分的研读,先后纳入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项目之中。I990年后,又在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有关领导和编辑的积极支持下,按照正常出版规范,列入出版计划,开始了《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的编写工作,朝斯夕斯,历时七年,于1997年出版。后又继之以《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和《文心雕龙批评论新诠》,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付梓。习惯上简称为《文心雕龙》“三论”。

      我以为,“三论”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辨明性质,突出主旨;二是调整篇目,古为今用;三是提要辨疑,面向大众。这三个特点,都是在综合各家之说、反复争辩、献可替否之后形成的,给我的印象很深,就算是我研读《文心雕龙》的一个收获吧!

    “三论”依次出版后,《疏鉴》获内蒙古师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内蒙古写作学会召开“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暨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学术研讨会;出版《文海双舟》一书,收录了全国写作学界多位著名学者对《疏鉴》的评论。《中华读书报》和《中国图书商报》则分别刊发了《今疏》的序文。山东大学戚良德教授将“三论”列入《文心雕龙学分类索引》;临沂师院贾锦福教授将 “三论”分别列条,收入《文心雕龙词典》;日照地方志办朱文民先生,则将“三论”简介收入《山东省志》中的《刘勰志》,渐使“三论”产生了影响。在此期间,我与王志民教授等合著《文心雕龙例文研究》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参与策划、编写万奇教授和李金秋副编审主持的《< 文心雕龙>探疑》和 《文心雕龙文体论新探》,分别由中华书局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还曾试将“三论”合编为《文心雕龙新诠》一书,收入“文萃丛书”,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年,中华书局编审宋凤娣博士来电,拟将“三论”修改、合订,作为 “十二五”规划项目,列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之中。一是重写一个“前言”,介绍全书;二是调整体例,将句译改为段译;三是压缩“内容提要”和“疑点辨析”,合并为“题解”。我喜出望外,又有点不舍。凤娣博士表示 ,已考虑过“三论”的特点和优长,可以保留基本观点,“题解”也可稍长一点,但不论述。我深感凤娣博士的精敏、坦诚,很快即签订了出版合同,投入了紧张的工作。那时,我做心脏支架不久,视力也不好,凤娣博士及其同仁,亲自动手帮我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我非常感激。

       修改、合订后的“三论”面貌一新,作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的一册,于20126月正式出版,现已印刷7次,发行50000余册。后又在此基础上精简、压缩,只保留原文和译文,于201410月新版“文白对照”的《文心雕龙》一书。我想,这或许是我倾心研读《文心雕龙》,最值得念想的一种奉献了吧 ?!

 

上一条:可永雪 下一条:王志民